“309”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宿舍号,现在却变成了深圳首家国际高中——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的一个吉祥数字。记者在该学院采访获悉,这间小房间在高年级同学中已经变得有些抢手,以至于新生进校时,都会打听:“309在哪里?”谁是309的新主人,竟成为同学间彼此猜测的一个话题,这也一度让分配宿舍的老师们犯愁。
这间位于学生宿舍楼东面的房间,之所以地位特殊,是因为309宿舍近三年以来收获了四份剑桥的录取通知书。2007年的江鑫、2008届的程思和侯兆旭先后踏入剑桥大学,2009年的毕业生张轶在今年1月同样也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录取,这给309赋予了不一样的“光环”。
然而,309宿舍在生活老师的心目中却并不是那么规矩。不安分的江鑫一度让生活老师伤透脑筋。一段时间内,每当半夜查房时,老师们就会发现309宿舍总是透着幽幽的亮光,不用说,又是江鑫在加班熬夜玩游戏……当2007年成绩揭晓,江鑫作为国际高中毕业生顺利考入剑桥大学后,其这样的“不良记录”也就慢慢演变成“段子”在校园传开了。
到了2008年毕业的季节,309又爆出了新闻:睡在上铺的程思和睡在下铺的侯兆旭,双双被剑桥大学录取!这两位2008届高中毕业生,不仅成为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的新骄傲,也让309宿舍赋予了新的传奇。
“这只是一个巧合。”学生处的老师们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并没有经过刻意安排。”“因为学院2008届毕业生中,有30多人同时获得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面试机会,最终有4位被剑桥大学录取,还有2位被牛津大学录取。可以说,这些学生的成绩都相差无几。309宿舍的程思和侯兆旭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录取通知书,除了硬实力以外,多少还有点好运气。”留学中心的老师们如是说。
当学校师生开始关注309宿舍的时候,发现309也在进步。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执行院长朱源告诉记者,根据自己20年担任中科大少年班班主任的经验,这些十多岁的孩子,正值生理、心理发育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些叛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共性,如何在管理纪律下,维护和尊重他们的个性成长,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在,我们终于有一套自己的成熟办法了。”朱院长说。
现在,309作为毕业班的宿舍,每年都在等待他的新主人。在未来的日子里,309注定会成为一种肯定和嘉奖。除了学生的自觉外,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也加强了对宿舍的管理,不仅限制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更在所有宿舍房间都安装了通讯信号屏蔽设备。晚上11点以后所有通讯信号都将被切断。如何规范数百名有个性的高中生的生活习惯,学院越来越有办法。
朱源院长这样说道:“过去五年众多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校园里最闪耀的明星,学院很高兴看到这样的风气的形成。这代表了国际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309也将成为一个符号,或许代表着无限的潜能,或许代表着互助努力。总之我相信,每一个有追求的人都可以在心中找到自己的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