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见解”篇
李晓云Sherry
深国交2018届毕业生,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为什么要主动与陌生人说话?
别说要主动与陌生人搭话了,光是与陌生人有任何的语言沟通,对于包括我的大多数人,都是感觉很不适的。在尝试与不认识的人交朋友,特别是出门在外必须用英语交流的时候,从小内向的我都需要痛苦挣扎一番才能鼓起勇气开口。但我希望能通过分享我自己的经历,让学弟学妹看到旅游或工作学习时这么做的好处,并提醒自己就算开口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交不同的朋友影响我的世界观
我一直都认为应该尝试去了解很多不同年龄、性格、职业、社会阶层和信仰的人,而不是只去认识了解与自己的生长环境与经历相似的人。这么做允许你了解到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看法,从而让你能更加全面地,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很多社会以及文化上的问题。以前的我因从小生活在深圳这个城市,每天的想法都是去哪个商场买东西,怎么改短校服,小升初中考高考之类的。我自己很多大胆的志向与想法,很多都是旅途中遇到的缤纷多彩的人给我的启发。
我在认识到一个把自己的农场让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住,并尝试帮他们回归正道的农场主时,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无私;我在认识到一个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的基督教徒,因此厌恶自己并被人恶言相待时,重新思考了很多这个社会对少数人群的接纳问题;我在认识到一个70岁老奶奶坚强战胜了癌症后独自一人去阿拉斯加爬山野营时,看到了这种不服老的探险精神,意识到我们永远不应该低估一个人顽强的生命力;就连自己想考剑桥,未来当个科学家这个梦想,都是因为4年前一个人在美国西部旅游时遇到了一群很酷的科学家,他们带我参观了硅谷一个计算机研究所(PARC – Polo Alto Research Centre)。而从前在深圳,我周围没有一个人是从事与科学相关工作的,那是我第一次深深地被科研的魅力冲击到,心中对科学家的(盲目)崇拜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我未来的学习以及申请季能咬牙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
旅游时遇到一群很酷的科学家,他们带我参观了硅谷计算机研究所PARC
积极交友带来的惊喜
主动去认识、了解形形色色的人,不仅给我的世界观带来了积极改变,我在生物方面的学习也多次因此受益匪浅。在美国,networking在什么领域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英国留学这一年我发现,这项技能是很多像我这样的国际生以及本土的英国学生所没有给予重视的。networking不仅仅限于主动在学校与老师教授联络这种方式,只要生活中有着乐于认识新朋友的心态,随时随地都可能是在networking。
一年前拿到剑桥offer的暑假,闲着没事干的我在家坐不住,一冲动就带着帐篷和登山包独自一人跑去了美国阿拉斯加玩了一个月。一人旅行易孤独,所以我更加有动力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认识旅途中的背包客们。我第一个结识并一起游了一个星期的驴友,就非常巧合地在剑桥桑格研究所(sanger institute)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因为我主动与她聊天并且两个人较合得来,我们回到剑桥后她也很乐意和我出来玩,让我了解到很多做科研的利弊及职业规划。她是做遗传学方面研究的,和我的专业较相关,于是她给了我一个paid summer internship的机会,让我大一暑期去Sanger和她一起做一个败血病的项目。 实习期间学到了非常多的在课本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了真正做科研的生活。回头想想,如果我当时没有抓住每个机会,不愿意克服开口的不适与她聊天,这么一个稀有的体验也会从我身边白白溜走。
与在阿拉斯加认识的实验室PI和我的supervisor一起在剑桥punting
Wellcome Trust Campus, Sanger Institute
当然了,遇到怎么样的人是一件很靠运气的事。虽然我自己没有遇到过坏人,但对陌生人确实应该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和判断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地越过自己心里的恐惧,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然后希望几年后你能感谢我给的这个建议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