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报名热线
招生简章
本页位置:首页 >> 毕业生说 >> 2022画册
袁禾雨: 申请季——认识自己
2022年01月17日

2022大学申请攻略篇 

 

 

袁禾雨Rey

深国交2021届毕业生,就读于美国莱斯大学

 

 

 

 申请季——认识自己

 

 

     我很不会讲故事。如果是我自己的故事,我的水平会从“很不会”下降到“相当糟糕”。在申请季写文书的时候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只不过在申请季,我是被迫;而现在,我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和rice校长的合照(右四) 

 

今天是莱斯大学25orientation week的最后一天,我坐在大学食堂外写这段话,食堂排队的队伍很长,我边等边写,边写边回忆申请季。最后一封申请递出去的那天,我发了一条很长的朋友圈,这是它的片段:

 

大学迎新时给我订制的徽章,上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尼尔盖曼和我喜欢的戏剧主题(面具)

 

 到了学校才寄到的订制的录取通知书

 

 

入学时放的烟火

 

“申请季结束了。

 

我有多没有实感呢,就是在‘了’后面加一个感叹号都会觉得突兀的程度。我还记得自己坐在蛇口的书房里,坐在深青色的没有轮子的扶手椅上,和刚签约的顾问大谈特谈未来要开一个历史人物主题展览的梦想,我的旧书房采光并不是很好,窗子总是看起来灰蒙蒙的。不过那是个晚上。有些关于我自己的词汇——比如交流,比如媒体,比如故事——在这几年,这几个月里被高强度重复、解释、剖析了太多次,……以至于我已经很难想象自己在明确这些关键词之前过得是怎样一种浑浑噩噩的生活;不过在十七年的生命中这种断层式心态转变发生过太多次,我已经感觉活在盗梦空间,每一次确信自己醒来都只不过是进入了新的梦境。也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

 

我突然开始羡慕理查德·梅修,他居然能在经历了一整本《乌有乡》之后把故事的全貌对朋友叙述一遍;朋友觉得他疯了,他一定没意识到理查德能这么做有多了不起。说不定理查德有尼尔盖曼本人的叙事天赋,只是他身在故事中,也没能意识到自己的了不起。要我来讲,我只会手脚不知道往哪放,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开头。

 

 文书地狱的时候发的朋友圈

 

又或许这是由于申请季的本质:出生就是开头,故事是你的整个人生,我还没到写自传的年龄——不,应该说火候——自然觉得尴尬,也正因此我在写文书的时候如此痛苦。我现在想做的事情,过去的我自己几乎一件都没有做到,尤其是好好记录、铭记生活这一点;但我已经辱骂过去的自己太多次,因此意识到这毫无建设性意义,我只会在翻出过去的作文纸、笔记和涂鸦时感激涕零,因为它们时常让我想起原本不想忘记的事。在目睹自己长达十余年的自我厌恶时,现在的我反倒有一丝安心,因为自己确确实实向前进了,虽然路还是坑坑洼洼的。”

 

我的感想并不能代表多少我的同龄人,但这段话确确实实概括了我申请季的心态。压力,申请季对我来说充满了压力,尽管这些压力很多都来自我自己——但凡我没有拖延症,但凡我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做活动让我的履历更漂亮一些,但凡我不害怕看文书老师的评论——但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压力(痛苦不分高低优劣,我在申请季反复这样提醒自己,不然就会陷入痛苦内卷的旋涡,“甚至不配拿到悲伤许可证”,which only makes things worse)。

 

文书是我噩梦中的噩梦,每一次拼死拼活交上去之后,还要恐惧老师批注的一个个问号,一个个质问你为何视野狭隘,幼稚虚伪,目标模糊,浮夸生涩假大空。除此之外,我对“你为什么喜欢……”一类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PTSD,看到这样的文书题目我只想呐喊,喜欢就是喜欢,我不能就是喜欢吗??

 

最后一张申请递出去的时候

 

 

在我绝望吐槽的朋友圈下(我缓解压力的方法:发3k字长的朋友圈),我父亲评论:

 

这叫拷问,或者自我凝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既然喜欢,必有理由。说不出来,也许的确难以言表,但也许真喜欢的不是它,而是和它相关的什么。诸如此类,都是认识自己的过程。辛苦,会值得的。[微笑]

 

“认识自己的过程”。尽管我当时只是对着父亲的微笑emoji翻了个白眼,如今回顾申请季时,我会说他一针见血。名为自我发掘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都或许像我所体验的那样充满艰难困苦,或者因为觉得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发掘的,“十七年怎么就白活了”,又或者有许多东西根本不愿意去回想;即便顺利想起每一个细节,许多时候也得加以粉饰,在能够放进文书的时候,不知还剩多少真相的含量。是的,以写文书为目的的自我探索只能说是苦乐掺半,发掘出来的哪怕是自己的宝藏,也不一定是文书的好材料。

 

 支教义工活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设计申请大学的profile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无论在之前还是之后的人生里,都很少会有事物这样迫切地推动着你审视自我了。我是谁?我为什么是今天的我(我从哪里来)?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我要到哪里去)?大学内的学习与社交,工作申请,制造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接下来一生无数大大小小的挑战,如果对自身有清楚的认识,都很可能会少走弯路。我想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在认识自己上付出的辛苦,最后都会值得。

 

在这项艰难的任务上,我并不是孤身一人。我的申学顾问制作了一个标题是“袁禾雨”的巨大思维导图,以我的名字为中心发散开来,每个分支都是一个从对话中记录下的关于我的细节;正如那条朋友圈评论所示,我的父母给予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持;我的朋友们也是一样,当我向他们咨询关于自己的方方面面,时常会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想起一些珍贵的,被自己遗忘的琐事。不要害怕寻求帮助——看清自己,你需要许多面镜子。一旦陷入僵局,不如试试学习自己的过去,找到自己的节奏,同时也向大学递出自己的答案。

 

事情是这样:你梦校录取的申请者很可能不到10%。因此,如果你将目标定为“被梦校录取”,那么你很可能会失望。然而,如果你的目标是学习很多事物,培养更好的自我意识,并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成功,也可以顺便成为一位更好,更有竞争力的申请者。

 

这段话是我对MIT招生官的寄语稍作改变而来,它并非仅仅适用于MIT的申请者,而是大学申请季中的我们所有人。少一些无谓的焦虑,多一些对自身的展望与好奇心,一封封大学offer,或许只不过是你在认识自己,并以此变成better self这条道路上的副产品而已。

 

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我很喜欢的一首歌,YOASOBI《群青》中的歌词——“大丈夫、行こう、あとは楽しむだけだ(没事的,出发吧,接下来只需要享受就好)。”

 在深国交的毕业典礼

 

SCIE声明:本网站上的文章为SCIE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和转载!
Copyright (c) Since 2003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声明: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有可能在网站或其他媒介出现,若有异议请与校方联系。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安托山六路3号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邮编:518043
联系电话:0755-83495014 / 0755-83495015 / 0755-83495024 / 0755-83495025
粤ICP备16068108号工信部备案查询http://beian.miit.gov.cn
办学许可证 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 CIE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