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报名热线
招生简章
本页位置:首页 >> 毕业生说 >> 2022画册
杨灿: 初入英国职场
2022年01月18日

2022大学与职业发展篇 

 

 

 

杨灿Scarlett

伦敦政经Mathematics with Economics本科毕业,帝国理工business analytics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英国伦敦bdo公司 

 

 

 初入英国职场

  

2020年的十一月末到现在,已经快工作一年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英国工作的小感悟。

 

在我们刚入职的时候,尤其是第一年的时候,公司会给你提供很多培训,参加这种培训也是入职时去认识新同事最快捷的一个渠道。在公司里,你会经常听到各种人跟你说我们会给你提供培训机会,会帮助你,甚至会经常有领导问你工作感觉怎么样,hr也会问你,你的就职体验感觉怎么样,但是这是站在公司领导的角度,该怎么要让公司运转的更好。

 

作为员工,尤其是作为刚入职的员工,要想工作做得好,一定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想想自己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公司。当我在项目上的时候,比如一天工作七个小时,不算加班时间,我会思考,在这七个小时内,我有没有满打满算去充分利用我的时间尽可能的给公司做事情。在我的时间表上,我的这些时间是被booked了这个项目,那么我在这段时间我是属于这个项目,我所有的精力也需要在这个项目上。 没有老板会不喜欢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所以当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工作也能慢慢做得好。

 

通过我跟我其他一些同学的交流,我发现作为刚入职场的新人,尤其是相对比较好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都带有一定的棱角和个性。但是金融行业是服务行业,我们服务于我们的客户,是需要以一种服务性心态在工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过一些问题,棱角都会被慢慢磨平,以一种更谦逊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人和事。我也经历过这样一段过渡期,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工作。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且积极去改正。公司对于新人都是有一定的包容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予试错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一个错误犯了之后,同样的错误下次不能再犯。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小故事。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上,跟我对接的是一个经理级别的英国白人女性,不苟言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对我比较严格。尤其当我觉得我已经尽可能的多做工作,却依然得不到认可,我也会开始产生一些不理解的想法。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我这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写的一本书《Becoming》,里面就说过一句话,只要你一直持续不断的付出,最终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 这句话对当时感到困惑的我来说很受用。于是我开始转变心态,把分配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尽可能的去多要工作,分担上司的压力,让自己问心无愧。等到一周多后这个项目结束后,这个上司给了我一个很好的feedback,并且她还问我后面几天有没有其他人的项目book我,如果没有的话她还想继续book我的时间。

 

另外一个困惑了我一段时间的问题,就是很难去在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平衡。因为作为junior,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上司的指导下去做底稿,做完底稿后让上司去检查。但是制作底稿涉及到大量的细节。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去在工作的时候很专注,而且bear in mind高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公司也会有一定的容错率,但是关键点不能出错。等你完成工作后,有时候上司会challenge你,说你那部分是怎么得来的,如果你能解释的很清楚,或者说出自己的理由,上司会很impressed,如果真的是自己有些地方没注意到或者不理解导致犯错的,要马上跟上司说这个部分我马上就改。没有做过的工作或者信息没给到位导致的错误很正常,上司心里也知道,所以对于这种错误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有积极改正的态度是首位。等到一个项目结束后,要找这个项目经理或者跟你对接的seniorsfeedback,因为工作中其实有很多tips或者错误是需要同事来告诉和指出的。

 

相信所有入职的朋友都感同身受,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邮箱里不断的有邮件等着你去回复。不管是在另一个房间喝水还是走动,只要听到电脑一响(有人找你),就像以前上学听到了上课铃一样,马上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直奔电脑桌,回复邮件。一天的工作下来,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日复一日,对于心理和体力都是一个考验。

 

总体来说,工作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尤其想要工作做得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的,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当时所认为的不公平的事情,这个时候需要摆正心态,尽力去做问心无愧就好。前两天看到公司群发的邮件,说一年一度的申请季要开始了,急需更多的面试官,所以鼓励大家尽可能地来参与招聘新员工的流程中。想到一两年前的我,正为找工作这件事情焦头烂额,但是很开心也很幸运,通过很多的试错和努力,很多阶段性的小目标和小愿望都能一个个实现。 

SCIE声明:本网站上的文章为SCIE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和转载!
Copyright (c) Since 2003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声明: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有可能在网站或其他媒介出现,若有异议请与校方联系。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安托山六路3号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邮编:518043
联系电话:0755-83495014 / 0755-83495015 / 0755-83495024 / 0755-83495025
粤ICP备16068108号工信部备案查询http://beian.miit.gov.cn
办学许可证 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 CIE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