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前就开始期待的毕业典礼,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感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去年我还在学长学姐的毕业典礼上当志愿者,今年一转眼就轮到我们自己了。想到有些只是萍水相逢的同学可能真的已经见了最后一面,还是有一些伤感的。
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变得异常友善和热情,平时可能说不上几句话的同学都能聊到一起来,或许这就是临近分别的奇妙反应吧。在毕业之前的那一周里,我即使已经考完了所有的国际考,仍然选择在宿舍住着,毕竟高中的日子所剩无几了。我开始分发又收集各种同学录。在同学很多而又很分散的国交里,这实属是一项大工程,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手写的纸质纪念品。
现在回头看高中四年,我真的有很多未曾设想的成长。
入读深国交的第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是“开学快乐”,后面加了一个经典的微笑表情。当时是带着反讽的,但是我绝对想不到我在高中能真的体会到开学的快乐。
来国交之前,实话说,我对深国交的期望并没有放得很高,对高中生活也没有具体的概念。入读之后,发现国交生活竟然在我的期望之上。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国交的同学们,优秀的同学们确实是这所学校里最突出的组成部分。我在必修班有幸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第一次体会到开学也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是在第一年圣诞假回来之后。在那之后,对于期待开学这种事我就见怪不怪了。
我也逐渐开始对很多以前无感的学科感兴趣。语文课上听历史故事、物理课上讨论趣味物理、统计课上做模拟实验,使我发现这些学科的奇妙。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深切体会到了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好成绩的那种喜悦。在G2下学期第一次拿到4.0的GPA的时候,感觉之前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这种快乐是充实的、长期的、内在的,是远比随意放纵得来的那种快乐还要强大得多的。我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虽然是痛并快乐的;会有真正内心想要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靠借外力。
说到这里,我还记得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跟我们说,我们这个年纪是学习的黄金时段,一定要捉住,不要浪费了。我当时听了之后感到有些焦虑,纠结于如何不浪费我的黄金时段。现在看来,当时焦虑的原因是我还没有全力以赴,所以不能问心无愧。在国交的几年,我还真的又想起过这事儿,但是一点都没感到焦虑,反而感到十分充实,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在全力以赴了,便不会有什么遗憾。
更敢于沟通也是我在国交的一大变化。小时候的我几乎不敢找老师说话。上了高中之后,一开始迫于申请的压力,我不得不开始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请老师写推荐信、向老师争取更高的成绩等等。但是久而久之,我就发现,和老师交流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开始觉得这一过程很有趣。这些成长都是能让我终生受益的。
除此之外,一些美好回忆也是终生难忘的。在国交里,最喜欢的集体大概就是必修班了。与五门课都一起上、天天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同学,感情肯定会更深。在必修班里,我找到了那种久违的集体感。上一次有这么热爱的班级还是在小学。很巧的是,我在小学和在深国交的班级都是四班,看来我和四班还是很有缘分的呢。
与同学们在水围校园的天台
对人和对地方的感情是捆绑的。我们有必修班的时候都在水围。我们这一届刚好在新校区和旧校区都待了两年。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水围。水围确实不大,也不新,但是它朴实、充满生活气息,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说到水围,不得不想起那些土黄色的墙砖,灰绿色的教室,有着暖和味道的玻璃房,挤满蓝色塑料桌椅的爱人餐厅,甚至连那些中间凹下去、说实话坐起来并不是很舒服的椅子,都成了值得怀念的事物。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水围的上课铃,随时提起都能立马哼出来。音乐也是能储存记忆的,每当我点开网易云打开那首Rhapsody in Blue,都感觉仿佛回到了水围,坐在了教室里。也许是我的错觉,但是似乎凡是在水围生活过的同学多少都会想念水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水围度过时光并没有比安托山多多少,都是两年。也许这就是先入为主吧。
回忆水围的时候,我想到现在只有一两届的同学在水围生活过了,再过个不到三年,深国交的大部分学生就不会再了解水围了。我不想让水围只被校友想起,也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旧校区,于是我做了一个等比例的水围模型,放在新校区里,这样大家来来往往都能看见水围了。毕业前能在高中校园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印记,还是十分荣幸的。
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围观水围校区模型
水围模型倒映着安托山校园
我发现在国交四年里,G2是最难忘的。当时我们在水围,也有必修班,上学期露了营、 美食节摆了摊、行政班班游去了武汉、新年音乐会上台唱了西语歌、寒假还赶在疫情之前去了西班牙fieldtrip,下学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网课,甚至那年连暑假都和天文社去了厦门看日环食。必修班的氛围在 G2也是最好的——G1也许还没有和朋友完全熟起来、没有形成稳定的圈子,A年级则连固定班级都没有了,而 G2 的氛围刚刚好。
最快乐的时光总是在无意中自然地溜过的。这样挺好。如果你刻意想让某一次最完美,反而没有那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在毕业典礼之前,我并没有想着要把它过成我在国交生活里最完美的一天,因为我知道最难忘的高中记忆大概率不会是它,而可能只是最最平常的某一刻——或许是和朋友们在饭堂里故意只点紫色的菜,在必修班教室里投屏外放歌曲,放学后在黑板上进行双关诗歌创作,宿舍熄灯后还让神秘的口诀此起彼伏,等等等等。
现在刚离开校园,还没有什么毕业的实感。我知道最怀念高中生活那一刻肯定不会是毕业的那一刻,而是未来平平无奇的某一天里突然回想起高中的一瞬间。我知道到了大学的新环境里,肯定会不止一次地想念高中生活。
但是我也知道,在未来的未来,不知道哪一天,国交大概最终也会变成淡淡的回忆。就像我在小学毕业后的几年里一直处于一个怀想小学的状态,但是适应了国交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不再沉浸在小学回忆里了——我在国交找到了新的归属感。当下足够满足,就不必回想过去了。
不知道多少年之后也不再牵挂水围、必修班或者深国交了呢?虽然现在很难想象那一天,但是总会来的。感情会在未来飘到意想不到的新地方扎根。想想感觉既有趣又伤感。希望我们也能在即将进入的大学里找到新的归属感。
感谢大家四年来的陪伴,感谢所有人。我在高中生活中的一切经历,不论是好是坏,多少都会教给我一些东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