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白若昕 Russell
■ 深国交2021届毕业生
■ 就读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想某一年,抱着恶补英语好好学物理做一个安静的书呆子这样的念头进了国交,没想到离开的这一天念得最多的却是国交的气氛,朋友和老师。
国交的气氛总的来说是一条有些许诡异的不规则的波浪线,就是这一刻还在拼着命赶DUE,下一刻已经在common room开始了狼人杀,白天备战BPHO的物理竞赛,傍晚跟室友去琴房研究四手联弹。如果没有每天在通往宿舍漆黑长廊上的漫步;没有通往植物园长长的石板路;没有Halloween上化着浓妆走过的鬼屋;没有毕业季奋力扔龟池的疯狂;没有庆功宴上摇晃过的酒瓶喷出的香槟,也就不会有考试竞赛的好成绩;不会有来自剑桥的offer;也不会有最后的顺利过con。国交的生活就像一根线,如果一直拉紧着,就离崩断不远了。
与朋友在琴房
国交的朋友也都令人难忘。无论是最早因为一本竞赛书认识的朋友,还是半路入住宿舍的舍友,他们总是能为我打开一扇扇窗户,又总是及时在我目光游离,心情低落到望不见前程的那一刻给我信心。我们互相吹捧着,搀扶着彼此,走过最难的一段。
大学数学社(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Club)是朋友Young和我从Jethro学长手中接过来的社团,从开始上讲台的一点点小紧张到后来莫名熟练的讨论奇怪的知识,诸如Young口中“不需要基础“的傅里叶分析,测度论,这些都让我对以前了解的知识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大学数学社合影
申请季时,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是毫无保留的。比如,准备文书的时候,因为动笔晚英语写作水平又有点烂,距离截止日期只有一周的时候,我才有了一个超过限定字数很多的初稿。接下来是文书车轮大战时间,好朋友们互相检查语法细节,合并句子,删除多余的表述,一圈改下来,终于发现自己能看懂自己的文书了!
十一月中旬,大家陆续收到面试邀请,同学之间的模拟面试场面非常之震撼。大家都很积极地从各个地方发掘稀奇古怪的面试题,并且“占领”一个个空教室尽量模拟真实地面试过程。为了模拟真实的线上面试情境,连面试软件都可以到位,每每遇到新奇的题目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讨论,口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段时间有着肉眼可见的进步。
剑桥数学系的申请是最为漫长的,因为预录取之后6月份还有STEP考试,半年多的申请季渐渐有了些倦意,一直拖到最后两周,我才下决心开始刷题,时间非常紧张。那个时候,fire house的Murphy每天总会准时出现在我们metal house的宿舍,想方设法甚至爬上床叫醒我和Joseph一起去自习室学习刷题。最后我的STEP能够顺利过con一定少不了他的功劳!
国交的老师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A1选课修了生物,多亏遇到了Alice,帮助我在无数看不懂的生物单词中渡过难关。因为Natalia, 我更加坚定了申请数学系的决心。申请季时,有太多不靠谱的问题需要答案,我的counsellor在加州大火告急,灰烬漫天的时候,还一边咳嗽一边和我讨论文书。
我的Further Math老师也帮助了我许多,在申请季我最没有底的时候,老师让我为同学们分享了高数中微分方程的内容,而且课后还意外的收到了老师的一封信。信中老师肯定了我对数学的热爱,说如果她是剑桥一定会录取我的。一瞬间,对自己的各种怀疑突然消散了很多,甚至想,如果这次没申上也许也没有关系吧,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够学习我热爱的数学物理就够了!
非常感谢国交的老师,不仅是他们在各个领域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真心地帮助着我们、坚定地相信着我们,我们也无法辜负这样的期望。
和同学的毕业旅行
最后有关我的申请的专业,数学以及物理。数学和物理不但很有趣,也能让我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个世界。
在高中阶段,我觉得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而且较为系统的理论书籍是很不错的学习方法。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熟练掌握所有内容,但是单单理清逻辑,见识到自己之前没思考过的概念就足够让我觉得有趣,宛如读一本推理小说,看上头了就会停不下来。所以我认为看书的时候可以不用对自己太过严格,不用要求自己会做每道题,不用记下每一个定理,也不用太过纠结于每一个细节。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个大体上的直觉,为之后更深刻的学习做准备。其实理解一个概念的逻辑只是接受知识的第一步,当我们真正将其归纳进我们的直觉体系的时候才算真正掌握并接受了它,而多翻翻书则很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到后者。
其次,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书中以及我自己思考过后的理解实际上都是比较单薄的。但当我和一些也涉猎过同样内容的同学讨论时,我总能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理解,收获一些新奇的思考方式,这对我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说到底,学习可能不光光是为了学到知识,也是为了自己拥有更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有了后者,我们才能在学习数学物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申请成功,国交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