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李征坤 Frisk
■ 深国交2022届毕业生
■ 就读院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学着玩着,迷迷糊糊地就毕业了,总感觉还有什么没做好或者没来得及做,但毕业的这一年就是如此快速,在你来不及抉择的时候,就走到了终点。但迷迷糊糊的故事说不定也挺有意思的,如果这个故事能帮到你一点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犹记得那个暑假温暖的午后,刚考完AS的我状态如下。
国际考之后那是真不知道要干啥,当时的我甚至以为:“拿这成绩不就能申大学了,怕锤子怕,开摆!” However,现实的残酷让开学之后的我成了这样:
我不知道有UCAS,不知道有语言CON,不知道有PS文书,更不知道牛津剑桥要早申!
哦吼,完蛋。然后开始了漫漫的还债旅程……
顺带提一个有意思的事,我是一个申数学的学生,但是在predict的时候呢,学校一开始给出了非常之高的分数线,这导致我的分数压根申不了好学校。这也是导致我没信心申请牛剑的主要因素,后来虽然降了标准之后我还是拿到了A*的预估,但是那种感觉,那种被抛弃之后又被很嫌弃地捡回来了的感觉,你懂我意思吗。
(当然,我没有说帝国很差,对不起帝国,给您磕头了)
这里说这些呢,主要是想跟大家说一下,哪怕没出成绩前,也可以开始对大学做一些调查,别像我这样啥都不知道就冲上去了,真的会很后悔。
在我匆匆忙忙紧赶慢赶搞完学校选择之后,我听到了亲爱的同学们的聊天。
“哦,尊敬的Kelvin,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哦,尊敬的Bobby,我的MAT已经快寄啦!”
他们两相视一笑,但是我的反应是:“啊?MAT? 什么MAT?马桶的缩写?”(数学能力测试)。
是的朋友们,我在九月份开学的时候,连帝国有个数学入学测试 都不知道!
想必看到这里的你已经开始笑了:“哎呀,这个学长就是逊啦。”
所以说,信心满满的踏入申请季吧,你们已经领先我太多太多了……
所以我就在:不知道要申请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考什么,不知道PS要写什么的梦幻开局之下,开始了磕磕绊绊的一年。
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可喜可贺,不过没有申请牛津还是成为我最后一年里面的一个遗憾。我一开始确确实实的自卑的认为:“我是被重新预估后才有的A*,那我怎么配申请牛津呢?” However,最后的结果是:
这个成绩是我根本不敢想的,也是高过了牛津的平均录取成绩,所以说千万不要在开始前就一味地否定自己。在成绩允许的条件下,向前冲一冲又有何妨?
申请季总体来说还是很开心的,现如今回想起来都是很开心的回忆。和大家泼水的时候,过去的回忆就像水一样高高抛起,随后四散开来,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如此,无论准备时有多少的心焦和烦恼,但日后也如水一般,给心里一点小小的触动罢了。
关于PS这个东西,我只能给数学系的学生一点小小的建议。PS这个东西并不要求你写的非常的高大上,因为你认为的高大上的东西,在教授眼里也并不是什么深奥的课题,PS里面并不需要冗长的证明和公式,关键是体现出:我为了这个知识点,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探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这就足够了。我自己的PS里面只是很简单的讨论了一下matrix的应用,基本上也就是further maths里面的内容,只是加了一些我自己的见解而已。一味地追求难度,会让你的PS通篇都是公式和证明,这反倒是舍近求远的做法,确保写出来的知识点自己能熟练掌握,才是值得写的。(真的很感谢我的两位further老师,没有他们,我的PS不可能写得好。)我PS的初稿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挑了变分(calculus of variation)来作为课题,这个课题可以说完全脱离了A2学生的知识架构,也导致了PS变得非常难看懂并且难以检查严谨性。我数学的PS基本是这个格式:什么引起了我的好奇→相对应的知识点→我对知识点做出的探究→深入挖掘→应用和反馈。
大家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可以多问问自己的老师,国交的老师大多都还是很乐意帮助学生的~(再次感谢一下Ting老师和Mark老师,多谢!)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考上理想的专业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