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报名热线
招生简章
本页位置:首页 >> 毕业生说 >> 2023画册
王裕堃:我在国交的任性与执着
2023年02月27日

 
■ 作者:王裕堃 Gary
■ 深国交2022届毕业生
■ 就读院校:英国伦敦政经学院

 
那,这样的选课,可以吗?

想来写这种文章,总得给出些建议。作为选课可以算是全文科的人(社会学、心理、历史、经济,以及A1时的数学),过去一年以来,被问的最多的就是我的选课以及学起来的感受。那,作为在学术上还算成功的人,我就来写一写在A-level学文科的感受吧

在选课上,我纠结的基本只是历史。从一开始选课就听到了文科很难拿分的传闻——而事实或许也确实如此。对于自己能力的担忧让我向不少人问起:那,这样的选课,可以吗?我的升学指导Robert当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少选一门。不过由于莫名的自信,最后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事实证明,历史确实是一门非常困难的学科。也许是分数突破了自己的下限,A1上学期时我一度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直到最后似乎才理解了历史essay背后的逻辑。尽管大量需要背的内容让我不得不在考前训练自己的短时记忆。但除了历史,我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以至于很多人对我的印象停留在socio拿了高分。

到了A2,我又一次考虑drop历史。学的topic不能说不感兴趣,但也提不起太大的兴致。加之将要到来的申请季的忙碌,我于是又和不少老师和同学聊了聊。记得升学导师Iris当时说我应该drop一门课的时候语气相当斩钉截铁,A1的历史老师Fish先生也觉得我如此的选课是不可行的。当然,我又一次没有听他们的建议。而结果也是出乎意料地拿到了三个年级第三。

回想起这两年的时光,其实意外地轻松。我远不如很多朋友那样努力,每天花在看番看剧上面少说也有三个小时。对所谓的学业压力的担忧让我参加的活动并不多,实际上回看起来却似乎没有必要。
 

如此下来只是想告诉看到此文的人们,即使英语不是母语,即使理科可能更好拿分,你也不必因此放弃你对文科的热爱。我并不想鼓励任何人像我这样选课,因为我很清楚,即使是比我更坚定于人文社科的同学和朋友,也很难像我这样没有太大压力地学下去。但是,我希望你知道,适合你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即使感觉困难)。

那,书籍于我,是什么?

说来惭愧,在国交的四年可能是我阅读量最少的四年。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小学的我每周都去图书馆,几乎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看书。也许读的都是很快会就忘记的小说,但也有至今还热爱的——就像当时看了六七遍的乔萨特的自传。初中时放学就会跑去学校的图书馆,有一两个月甚至达到了一天一本的阅读速度。诚然这有囫囵吞枣的意味,但又何尝不是许多书中的逻辑过于显浅呢?时至今日,仍然只有那些我开始了第二次阅读的书才会被留在记忆里。

在国交的岁月里我的阅读量有断崖式的下滑。G年级时一整年的阅读量或许也就和以前一个月旗鼓相当。我固然可以为自己开脱,说:这只是因为我看的并非以前那些颇有流水帐风格的小说,而是如自杀论这般晦涩难懂的文字。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G2最后的时候弄了一个名曰灰色的地下室的公众号,却也停更了很久很久,也许还要不少时日才会继续。

不过,在国交生活的末尾,对书的依赖和兴致倒是回来了。三月的一段时间里一天看一本阿加莎的小说让我颇有一种回到往日的感觉。若是说有什么一直陪伴着我,那或许就是在国交期间差点消失的那些阅读兴致吧。
 
和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学社会学的朋友的合照

那,社会学于我,是什么?

说来也怪,若你问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为什么我会喜欢社会学,他们很可能会哑口无言。实际上,倒是许久没见过的朋友和网上认识的朋友更可能和我探讨一些学校课程之外的社会现象。若是说谁最能替我说出个所以然——哈哈,那或许是看了我文书的人!
 
和很可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的好朋友的合照

在国交的时间里参加了不少人文社科的活动,也去了SSHI(Stanford Humanities Institute)的revolution session,可以说感受颇深,也可以说让我意识到自己远没有许多人那种要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坚定信念。虽说选择了社会学,但我的信念到远不如很多人那样坚定。

我喜欢观察人群。四年来我无数次坐高铁和动车在广深间往返,可以说浪费了诸多时间,却也可以说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或许是我对车站过于熟悉了,我发现,在车站你什么都可以看到。你可以一眼看出在有人昏倒时,处理这个事件的几个工作人员是第一次处理医疗紧急事件;你可以从路人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对车站的不熟悉和对错过列车的担忧;你也可以从一些人的从容不迫中,看出那是和你一样的高铁常客;你还可以从不同铁路局甚至不同车辆段的工作人员中,看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尽相同的文化;你更可以从坐在身边的旅客中,看出他/她/祂们的经济状况,看到外出打工的心酸,看到出来游玩的喜悦或是回家的放松感,而哪怕你只是看了一眼,你也很可能可以猜到,在这个时代,他们过的大概是怎样的生活;甚至,你可以从和你搭话的陌生人开口之前,就猜到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还是拉你去旅馆的人,仍不少见的黄牛,或是至今仍会出现的在车站行骗的人。我想,在车站,我看到了整个社会的缩影,但看到了这些,可以意味着一切,也可以什么意义都没有。

毕竟,我真的会觉得看到这些,比某次在列车上发现旁边座位的人是国交的老师更有趣和重要吗?

于我,社会学可以什么都是,但又可以什么都不是。若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仍然热爱社会学,那……也许是因为在更近的将来我对社会学稍微失去了一些信心?话虽如此,时至今日,我仍没有对我的任何选择感到后悔。
SCIE声明:本网站上的文章为SCIE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和转载!
Copyright (c) Since 2003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声明: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有可能在网站或其他媒介出现,若有异议请与校方联系。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安托山六路3号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邮编:518043
联系电话:0755-83495014 / 0755-83495015 / 0755-83495024 / 0755-83495025
粤ICP备16068108号工信部备案查询http://beian.miit.gov.cn
办学许可证 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 CIE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