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学期,我参加了G1的物理扩展课。这次关于投影仪制作的课程让我领会了物理世界里的奥秘与乐趣,也让我获得了一段独立解决问题、提升领导及沟通能力的珍贵经验。
第一节上,老师介绍了我们课程的主题——制作投影仪。我心中不禁产生一丝疑惑:高中生也能做这么复杂的东西吗?但老师引人入胜的讲解和详细易懂的理论教学让我有对这次项目又充满了信心。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会了如何将投影仪与物理理论结合起来,并且在制造投影仪时应用这些知识,让投影仪能完美地工作。例如,我们可以用黑色卡纸覆盖投影机,让光源聚集在投影仪内。
在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就开始独立思考如何去设计投影仪。我和组员在老师的鼓励下反复推敲着我们的设计,努力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从投影仪的外壳开始,我们把纸板雕好形状做成一个矩形的盒子。再到投影仪的镜头,我们将一个凸透镜放卡进了盒子上的圆孔。为了让图像顺利反射,我们在纸盒的底部放了一面镜子,使其与底部形成45度的夹角。
在一系列外壳完善后,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我们把投影仪搬到一个阴暗的教室,准备验证这个项目成功与否。在组员的注视下,我缓缓把手机放在投影仪上。一瞬间,手机上的视频悄无声息地投射在教室的墙壁上。一束束光线形成,七色的光谱在黑暗十分显眼。它们从手机屏幕出发,向下传播到镜子上,反射到凸透镜上,折射后光线汇聚在镜后往前延伸,直达屏幕。就这样,数条光线在墙上汇聚,形成一个放大的图像。我们不禁惊喜地喊出“我们成功啦!”
这次的成功背后,也充满着挑战。最令我们发愁的部分就是镜子的切割。为了投影仪能够完整的成像,我们需要将在镜子上切出光滑的边缘。起初,我们不约而同地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回应我们的便是投影中破碎的图像。
我们小组对着朦胧的图像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仔细遵循了教程中的每一步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拆开了投影仪并仔细检查,又咨询了老师。在集思广益下,我们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本:粗糙破碎的镜子。大家齐心协力解决了问题,终于获得了清晰的成像。
这次的物理扩展课,让我不仅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丰富,也在最后的投影仪推销环节感受到了大家的奇思妙想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这种走出教科书的学习方法让我牢固地掌握了学科专业知识,学会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更让我感受到了与同学碰撞思维,头脑风暴共同成长的乐趣。这样有趣有用的物理课堂呼应了深国交的倡导,让我们通过实践学习,在乐趣中成长!
文|Yaoyao Yuan
图|Admissions
编辑|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