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伟晔 Winston
■ 深国交2022届毕业生
■ 就读院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备考国交,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美其名曰是给自己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其实更多的是不适应普高框框架架的束缚。加上当时国交名声在外,便通过努力备考顺利上了国交。
如果说在普高是在刷题和学习方面被卷,在国交的卷则是全方位的。来国交的前几个月,我是极为不适应的。在作业方面,我很多科目一个学期没有几份作业;晚修更像是用来自主学习和自己发展兴趣的时间段,而不是单纯完成布置的作业;全英文教学,加上我不爱预习的毛病,糊糊涂涂地上完了大半学期的课程;考试和测验使用着啃老本的秘诀,也有个过得去的成绩。
信息的差异在国交这种学校尤为明显,作为一个普高生,我甚至选课的时候都不知道地理这科没有选择题,还抱着以前高中学习地理的模式享受司徒和Rachel的轰炸,测验时的画图就是使用我画火柴人的功力草草应付了。而我的同学已经开卷bpho,sat等各项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加分项了。写到这里,也许读者会对我产生很多疑惑,不过我认为,这种迷茫和不知所措,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对于那些信息闭塞,或是根本不了解国外申请的学子。
在夏校遇到的好朋友
不过好在发扬了些许阿Q精神,刚开学的我晚上和舍友畅游于和平精英的舞台,放学了则是和朋友运动,也有幸成为羽毛球队的一员。国交的老师也都给了我不同程度的帮助,教高数的两位老师总能用最快速易懂的方法教学。印象最深的是在申请季烦躁不安的时候Iris总是跟我聊天,甚至在需要给大学打电话的时候,她还会帮我写好稿子,陪我一起打电话,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及时跟老师或者同学沟通。
和朋友们在万圣节
经历了大半个学期的挣扎,我也终是在临近国际考开卷了。个人认为:A level的考试更多需要刷题,因为练习题和考题很像。关于报考专业,我选择的是物理。相较于经济等科目,我学起物理来比较有兴趣。要在工程和物理两个学科之间做抉择应该是很多理科生的常态,也希望学弟学妹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点以及优劣势,千万不要听着过往学长学姐的访谈就草草决定。
然而直到今天,甚至以后,我也没有办法去说我的选择正确与否,但我觉得这就是选择的魅力所在。我羡慕很多同学在G1就已定下目标专业,就像以前高中总有卷哥把目标院校刻在桌子上,而我总是抱着看看分数够哪里就去哪躺平的心态。
和学长们一起打比赛
关于申请牛津,本想将牛津申请四个大字挂在标题,但总觉得申请牛津只是我国交生涯的一小部分。我觉得,好的院校给你创造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学也是白搭。话虽如此,准备牛津笔试面试时也是尽力做了准备。
我记得拿到面试通知的早晨把舍友都吵醒了。我的二院是Balliol,面试的时候很轻松,因为知道Balliol录我的概率不大,有趣的是学院给的feedback说我二院面的最好。保持轻松的状态还是很必要的。虽然一直憧憬拿到offer,但最终还是被拒了。说不低落是不可能的。但后来想想,总觉得我已尽力,那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必要了。
准备时写的笔记
在国交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是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有学术水平上的提升,也让我看待事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也衷心祝学弟学妹都能去到理想的高校,让国交学子遍布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