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城睿 Zachary
■ 深国交2022届毕业生
■ 就读院校:英爱丁堡大学
想到深国交四年的学习生涯,我真的是颇有感触,它真的一遍又一遍地刷新了我的自我认知与信念。当我拿到梦校大学的offer时,我松了一口气,然后不禁回忆起当年备考国交的日子与头次参加国交入学考的失利。当时我的信心一次又一次的被击得支离破碎,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没日没夜的因为刷题而导致近视不断加深是否值得。等待成绩的日子是煎熬的,当我拿到深国交的录取通知书时,我的心里直呼:深国交,我来了!
我怀着万分的热情和激动进入了高中的校园生活。结果,我原以为轻松快乐的学习都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的幻想。轻松快乐那是不存在的。现实就是,整整G1一个学年,各种考验接踵而至,我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纯英授课,英语试题,陌生的授课方式都成为我学习之路上的阻碍。而身边学霸云集,他们看似轻松的学习状态让我备感压力。我不停请教,用睡眠时间换取收获,终于慢慢的才适应下来。
开学时,我莫名其妙地被分到了SEE班。坦白说,我应该是那班里英语最弱的一个吧。我当时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只能迎难而上了吧。我逼自己利用更多的碎片时间去阅读课外,多问多写多分析,终于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拿到了个B。
开学周的自拍
我承认我在学霸云集的深国交里,实在是太普通了。这里的每一科都成为我的学习难题,我只能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数学作为我全部学科里最薄弱的一门,来到深国交后更是一种层层加码的全方位打击,特别是我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居然都提前自学了很多内容,他们上课作业都是非常轻松。我只有比以前更加刻苦,才能紧跟同学和老师的步伐。我知道,一旦我掉队,就更难跟上了。
G2的时候我们碰上了疫情,最后的AS数学考试成绩用internal exam的成绩来决定。虽然考前刷past paper一般都能保持在80以上,但是那次考试还是考砸了。当我看到C的成绩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能力再度产生了怀疑,我开始觉得自己的付出与父母付出不对等,我特别地郁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写数学题的时候手会情不自禁地发抖,算出来的答案也要按至少两遍计算器后才敢写到纸上,考试几乎都没写完过。可以很确定地说,从那次考试后到2020年的冬季考之间是我目前有过的最糟糕的回忆。
很幸运在疫情前参加了filed trip
幸运的是我在国交里遇到的老师都挺好的。只要敢问,敢追着问,老师们都会停下脚步为我解答。像Luke老师和David老师,他们提供了很多分析文章时的思路。而Ting Kang老师在我对数学产生抗拒与厌恶时,不厌其烦的为我纠错改正并且给予鼓励。在她的帮助下,我重新找回了学数学的信心和学习欲望,也最终把成绩提高到了A。
在疫情期间被封在家里的那段时间里,我鼓起勇气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浑浑噩噩,没有清晰的理想,没有学习的目标,听不进去忠告,全身心地抗拒着学习,自卑,可谓是五毒俱全,再这样下去,我的未来恐怕真要成为一场恶梦了。
毕业典礼与院长的合影(左)
和朋友在长沙(右)
于是我开始自学我一直都很感兴趣的气象学。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数学和物理的重要性,所以开始慢慢不再抵触它们。同时我也开始重视每份作业,重视每次小考,给自己一个目标分数并且把它们当成国际考那样严肃对待,这样我才能更好的从考试错题里知道我的漏洞,不然像以前一样每次都归于“粗心”却没法提升成绩。在自己的一再审视和不懈努力下,终于拿到了我心仪大学的offer。
申请季是一个繁琐又紧张的过程。选校,PS,UCAS,等待,offer,还有拒信,我都一一经历。其中在选择学校这一环节,我倍感苦恼。由于我的兴趣专业课在英国的大学里一致的并不多,仅仅只有爱丁堡大学和雷丁大学的本科有大气物理相关的学习。在多方考虑后我觉得爱丁堡大学更适合我。等待offer的那几个月实在不好过,老是半夜爬起来看邮箱。最后,在UCAS截止前一周终于拿到了offer,松了一口气。
文章的最后,作为一个普通的深国交学生,学习建议就交给学霸们吧。我只想说,在深国交学习可能并不会像传闻中那样轻松。过于松懈的学习态度容易让自身的问题累积起来,然后影响到后面重要的国际考和大学申请。同时,在遇上困难与挫折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很重要。假如有和我以前一样深受peer pressure困扰的同学,我会非常建议你多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专注于自己的提升,而不是拿别人优点去看扁自己(少翻朋友圈)。